-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16日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下称《报告》),2015年我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质量安全为历史最好水平。但同时记者调查发现,2015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奶牛养殖企业都遭遇亏损,近半乳制品加工企业业绩下滑。当前我国奶业现状及2017年中国奶业走势分析详情如下。 中国奶业面临三重困境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国产奶“不叫座”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全球奶业遭遇第三波“世界性寒流”,我国奶业难以“独善其身”。去年以来,国际奶价不断下探底线,欧洲奶农游行示威,新西兰奶农跳楼自杀的新闻屡见报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进口大包粉价格已由正常时期的2.2万元/吨左右下降至现在的1.5万元/吨,国际国内原料奶成本倒挂,迫使部分企业放弃国内奶源,最终造成国内生鲜乳产能过剩。 二是产品结构、布局失衡,“倒奶潮”和“喝不起”共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刘兆彬表示,当前市场上的一两元的“塑料袋”奶越来越少,奶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主要原因是企业流通和广告成本居高不下,低价奶不赚钱了。” 三是糟糕的舆论环境导致百姓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恢复缓慢。专家表示,三聚氰胺带来的“信任危机”至今仍然存在,更糟糕的是,乳业就此成为舆论最热衷的“棒打”对象,虚假报道和网络谣言四起,进一步摧毁了国民信心。这些高频率转发的谣言,使消费者对乳制品望而却步,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 更令人担忧的是乳业之间的“暗战”。一名业内人士表示,2009年以后中国连续出现上百起针对乳业的安全事件基本上都是虚假或夸大的,其中多数都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当前中国乳业利用食品安全问题打击对手,一打一个准。上海冒牌奶粉事件中就应该有网络水军在背后助推,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 2017年中国奶业走势分析 12月6日,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成立三周年庆典活动中表示,明年下半年中国奶业或将触底反弹,走向新的阶段。 高鸿宾指出,从1978年至今,中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从不足1公斤增至33.8公斤以上,全国奶产量增长迅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奶业质量、饲养等方面的水平全面提高。之所以能有这种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奶业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交流和借鉴。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不仅对中国奶业进行研究,还对中国与世界奶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因而能对中国奶业的走势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估和判断。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1.51万个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比2008年增长了6.2倍,奶农的专业化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去年,农业部和工信部对生鲜乳购销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了联合督导检查,大部分奶农与乳品企业签订了收奶合同,合作关系正在趋向长期稳定。按照农业部规划,到“十三五”末,全国鲜奶产量将达到4080万吨,年均增加40万吨;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比现在提高22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将成为畜牧业的主导力量。 高鸿宾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奶业非常困难,出现了奶农倒奶、企业拒收的现象。当时大家都很困惑,甚至有些失望,都在研究奶业何时能走出低谷。“多家机构研究认为,明年上半年,中国奶业或将触底反弹,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事实上,今年下半年,奶业的形势与上半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这对于提振奶业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预计明年形势会更好。 2016-2021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分析我国奶业走势情况认为,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奶类消费可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国奶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阶段。
2017-03-060/1672- 暂无回复 - -
我猜2016奶价将会在4元左右徘徊
2016-04-251/51892016-04-25 -
2015年,我国畜牧业平稳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能力持续增强。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奶业继续保持了较好发展态势,规模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产业素质显著增强。预计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920万吨,比上年增长2%。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49%,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生鲜乳中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保持在100%,乳蛋白、乳脂肪、细菌数等营养和卫生指标良好。从饲草料营养与卫生状况、奶牛品种、饲喂技术、牧场设施装本条件、牧场管理水平、生鲜乳营养与卫生指标等各方面综合考察,我国规模牧场奶牛养殖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形成了“喂好草,养好牛,产好奶”的良好局面,建立起了质量安全的系统性保障体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三五”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从历史逻辑和现实条件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业是关键和基础;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畜牧业必须走在前列;畜牧业要率先实现现代化,奶业必须要走在前列;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奶业更是刻不容缓。新的一年,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奶业转型升级,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支持扩大优质牧草种植,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降成本,提效益,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提高我国奶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主要在以下四方面发力: 一是持续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继续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扩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范围,发挥奶牛育种联盟的作用,加大优秀种公牛培育和良种推广力度。继续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养殖小区转型升级和规模牧场建设。今年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要达到50%以上。 二是持续加强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去年开始实行的“粮改饲”试点项目,涉及10个省30个县,补贴收储青储玉米近300万亩,项目区的奶牛养殖企业和农民普遍受益,实现了养殖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今年开始,国家将扩大试点范围,把既是牛羊养殖大县又是玉米主产县的区域全覆盖进去。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争取增加投资,扩大实施范围,增强优质牧草供应能力。 三是持续加强奶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对全国8500个奶站和6000辆生鲜乳运输车实施信息化管理,全面运行奶站管理信息系统,对奶站和运输车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组织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基地为重点,加强监督抽查,严防出现质量安全事件。发布年度中国奶业质量安全报告,增强自信心,提高公信力。 四是持续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奶业产业链长,利益攸关方多,行业发展必须统筹上下游,兼顾种养加。奶业企业要在土地流转、招工用工、饲草料收储、托管收购等方面照顾小农的利益,让小农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加工企业要善待奶牛养殖者,防止发生倒奶杀牛现象。要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认识到“一损俱损”的严重后果,坚决防止出现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奶业D20企业要发挥行业主力军、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带头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带头严格质量安全管控,带头落实液态奶标鲜、标纯、标复原的“三标”制度,带头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把D20打造成中国奶业的一大品牌。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每人一年多喝1公斤奶,就需要新增130——140万吨奶,仅仅全面二孩政策,就需要新增60万吨鲜奶。同时,城镇化在持续推进,生活水平在持续提高,饮食结构在持续优化。这些方面都为奶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展现了广阔前景。但我国奶业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增长乏力、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加剧、消费信心不足等严峻挑战,业界还有许多功课要做,有许多内功要修。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勇于开拓,为推动我国奶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力而不懈努力。有市场的拉动,有政府的支持,有全社会的关爱,我国奶业一定能够越来越强。
2016-03-160/1419- 暂无回复 - -
2016年奶业形势预测与展望 中国奶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有20多年,当前我国步入低谷,已完成第一个产业周期,正在向第二个周期迈进,也就是说,我国奶业进入全面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中国奶业内外形势都比较严峻,国际奶价低位运行、取消关税等对我国奶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近两年国内形势也一直不容乐观,消费端消费不畅、乳企库存高企、养殖产能增大等,无不在本就不看好的基础上加重了砝码。 2015年奶业形势回顾 金融危机余震未消,致2015年奶制品消费不畅 在过去的5~10年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国家成为乳品市场的主要消费对象,包括中国、印度、东南亚、南非、俄罗斯等,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美元的贬值,造成新兴国家出现了通缩问题,随后出现滞涨,这就造成了居民消费水平大幅下降,乳品消费水平也出现明显降低,乳品进口出现明显放缓,甚至下降,老牌的传统乳品生产和消费的发达国家,美国、欧盟乳品消费量出现下降趋势,欧洲和美国乳品消费主要表现为奶酪,年轻人酸奶的消费量快速下降,这就使得这些国家的乳品更多的是向外出口。 “2013奶荒”刺激了市场,为“2014奶剩”埋下陷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4年世界生鲜乳供求出现过剩,新西兰澳洲生产的快速增长又一次为过剩增加了砝码,究其原因是,2013年中国出现较为严重的奶荒,刺激了这些国家的奶牛养殖的快速增长,这对于2014、2015年整个原奶的过剩无疑是雪上加霜。 另有资料显示,2014年是全球奶产量增长创记录的一年。由于产量增长迅猛,所有种群奶总产量超过8亿吨。总体增长率超过3%,这在IDF对全球乳产量收集的数据历史中非常罕见。2013年和2014年初期全球市场的利好形势导致了高奶价,推动了奶产量的大幅增长。 2015年世界整个生鲜乳的产量大概是五亿七千万吨,比2014年增长大概2.5%,据统计局统计,鲜奶量同比增长3~5%,但奶粉的产量是下降的,大约下降60~70%。 另一方面,企业的库存高企。2014年年底,专家推测国内乳品企业奶粉库存大概40~50万吨。经过2015年的消耗,到2016年初库存约20~30万吨。 相比2015年初库存情况有所缓解,但是相较市场需求仍然偏大,另有行业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养殖企业快速发展,又一次原奶过剩,2016年1月份起乳品企业又有喷粉的动向。 但是整个市场需求却出现明显下降。从产品角度来看,这几年中国乳品消费量的增长点主要来自于三四线城市。2014年以后,这些地区的消费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造成2015年整个乳品消费量表现疲软。 2014的过剩+2015消费疲软,会为2016定下如何基调? 2016年奶业形势展望 国际奶价走势如何? 奶业专家宋亮预测2016年,国际整个供求关系将在下半年出现一次调整,表现为产能调整。同时,2016年下半年预计国际生鲜乳价格将开始反弹。到2017年国际生鲜乳价格表现为上涨。目前我们看到欧洲从2015年七八月份就开始调整产能,预计新西兰2015~2016年奶季整个产量会下降至少5%,美国也在快速调整。 从消费端来看,由于世界经济整体提振不好,再加上美元升值等因素造成整个需求疲软,因此专家预计国际生鲜乳价格呈现平稳上涨态势,不会出现明显的强劲的大幅上涨。 也有专家表示,2016年年初,全球供应冗余的形势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奶价上全面体现出来,供应情况也将做出相应反应。2016年,欧盟配额自由化的影响将有所显现,新西兰供应季节困境结束,全球各地区实际利润水平并不高。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很可能会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到几大主要出口地区的供应形势,预计全球供应增长水平将超过2015年的2%。同2015年一季度的疲软形势相比,2016年一季度的增长率可能会比较好,但是另外三季度产量很难超过2015年的数量。 国内生鲜乳价格会和国际同涨同落吗? 据知情人士透露,各乳企已通知2016年前期奶价会降,养殖集团产能有扩大的趋势,又开始喷奶粉,春节可能出现收奶不旺的现象。 宋亮表示,对于中国的生鲜乳价格来看,尽管最近农业部的价格指数表现为反弹,中国的生鲜乳价格当前仍然是下降态势,因为中国跟国际接轨了,所以会保持同步态势。国内整体高于国际,国际价格下降的是最近十年的最低价格,所以反弹回归属正常现象(我们的价格本就高于国际价格),跟我们价格上涨是两个概念,换句话说,我们的价格可能保持上涨态势,也有可能不会上涨。 宋亮称,我们认为中国的价格跟国际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未来国际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只会出现小幅上涨态势,在2016年下半年国际价格上涨时,国内可能会同步上涨,但是上涨的量和幅度要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国内价格涨势慢国际一步”的根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目前我们国内的加工仍然使用奶粉作为原料进行加工酸奶品类”。宋亮一针见血地指出。 目前我们国内的加工仍然使用奶粉作为原料,这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我们的酸奶品类。我们一直在说白奶、UHT奶使用了复原乳的问题,实际上这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酸奶品类,酸奶使用奶粉作为原料对于整个市场影响是非常大的。 大型规模牧场将在2016年受到不同程度地影响 2011年后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养殖结构的调整,2011~2012年大量散户退出市场,2012~2013年大量的小规模养殖户(小区)退出,2014年一些比较重点的中小型规模养殖户在退出,2015~2016大规模养殖户将会受到影响,当然不一定退出,生鲜乳的收购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对于大型乳品企业来说,也考虑保护奶源,特别是保护规模化的优质奶源。因此高附加值的产品还是使用生鲜乳在做,但是这些产品的销售情况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因此保障了上游的供应和价格的平稳,但是2014~2015年后由于高附加值的产品受到消费不足的影响使得增长消费疲软,而高附加值酸奶品类使用生鲜乳,低附加值使用奶粉,因此,规模化牧场的生鲜乳使用情况未来可能还是不够乐观。 我国应做出何种调整才能力挽狂澜? 当下我国规模化牧场的养殖成本比较高,我们认为未来成本是可以降下来的,但是需要有时间来实现产业体系的发展,一体化的发展,从而降低综合成本。 宋亮指出,要度过产业转型发展的阶段需要面临和解决的几个问题:一、配套的体系搭建,特别是如何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推动牧草种植的发展;二、实现土地流转推动农民的积极性的提升和整个种植养殖成本的降低;三、大批管理型人才是整个系统化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成熟的要素,这些年已经培养了大批的牧场管理人才,这为牧场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中国的土地、水、空气污染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代价,我们从欧美、日韩都能看到这样的发展历程,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必然伴随着污染,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过程中,空气、土地、水的污染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消费者的意识也是具有历史阶段性,也是随着产业阶段调整得到改变的。 对于解决奶的去处问题,宋亮一直在倡导做的三件事:第一,建议企业推动低温产品的发展,以巴氏奶为代表的低温奶,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通过巴氏奶的发展产生差异化竞争,保护国内奶牛养殖;第二,修订现行的产品标准,2013年奶荒2014年奶剩,根本是产品标准不够严格,通过欧美国家的产品标准,我们看出只要改掉一个标准,就是修订酸奶标准,生乳和乳粉来生产,如果去掉乳粉以生乳生产就对于国内养殖是一个利好;第三,对于当前国际国内的整个世界乳业低谷,政府应该拿出补贴,他认为随后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关系,2013年底2014年初的时候就倡导我们建立奶粉的国家储备来应对奶荒的问题,建立储备起到蓄水池的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也曾表示解决我国奶业困境必须从三方面着手,一、加工企业发展方式严重不适应消费需求,企业产业是否适合大众消费值得探讨,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垄断化,呼唤地方区域品牌发展。二、奶源生产的系统建设不完善,种养结合发展慢,没有匹配的饲料基地,很多牧场没有自己的青贮地,国内苜蓿从种植、收割、仓储等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形成完善的苜蓿产业体系建设。三、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需要提高饲养水平,提高规模化程度。 2016年已经在路上,不管他带来的是寒冬还是朝阳,降低公斤奶成本、坚持下去、抱团取暖,都是奶农必然的选择,也是让我国奶业在这次调整中顺利回归正常轨道的必然途径,时时注重提升抗击严寒的能力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2016-03-160/1328- 暂无回复 -
- 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末页